您好!欢迎光临中科大家教中心,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这5句话请一定要告诉孩子!(一
这5句话请一定要告诉孩子!(二
这5句话请一定要告诉孩子!(三
这5句话请一定要告诉孩子!(四
这5句话请一定要告诉孩子!(五
正确爱孩子的十大方法
家长与孩子相处的十条准则
从孩子的表现看父母自己的缺点
【教员必读】教员家教学习材料(
【教员必读】如何解决家教过程中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教师?
如何针对成绩突出的优等生?
如何针对成绩中等的徘徊生?
【教员必读】如何针对成绩偏下的
优秀教师最显著的11个特征
第一次如何更好地给家长打电话
【校园之窗】关注离异家庭儿童的人格发展

浏览:3154  发布人:中科大家教中心  2011-01-21-21:46

心理学家T·帕金斯曾形象地把家庭比成“制造人格的工厂”,作为一个未成年人,对父母爱的需要是人生中最强烈、最持久的一种情感,这样的情感将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幸福温暖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然而,近年来,社会上离婚率急剧上升,离异家庭儿童也越来越多。

    儿童人格个性特征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成人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儿童个性特征的形成,父母离异往往影响他们的人格健全发展。离婚家庭,从父母感情破裂开始,家庭人际关系失和,家庭环境处于不和谐状态,既是对孩子施加各种不良影响,造成严重心理创伤的过程,也是使孩子形成不良性格特征的过程。

    因此,离婚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敏感偏激,沮丧畏惧,孤僻自卑,敌视权威,逆反心理,尤其学习问题突出。因此,破碎家庭无疑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刻下难以抚平的伤痕,关心这类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当前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影响离异家庭儿童人格的因素

    (一)爱的缺失。一些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明显地影响着孩子人格的形成,离异的家庭往往不和谐,父母整日无休止的争吵打骂,使孩子得不到家庭的关怀、体贴、谅解和温暖,得不到父母的爱。由此,带给了孩子一系列消极的情绪体验。有的孩子因长期抑郁而逐渐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有的孩子由于长期生活在争吵打架的环境中,变得情绪暴躁、蛮横、粗野和冷酷;还有的则可能由于父母常迁怒于孩子,经常无故殴打孩子,使孩子经常在恐惧中度日而变得神经质,或想避免挨打,需处处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变成自私自利,善用心计的人,有的孩子为避免挨打而被迫经常说谎;更有的孩子,对家庭、父母感到失望,形成双重人格。

    (二)爱的过分。不少饱经离异痛苦的父母,为了弥补离异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他们对孩子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给了孩子以全部的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过分的溺爱,容易使孩子形成依赖、自私、任性、骄横的个性特点。有的离异家庭,父母有时为了再婚方便,不愿承担对子女的养育责任,于是,这些儿童则成为父母双全的“孤儿”,他们缺乏父母之爱。面对父母的遗弃,他们似乎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人,内心悲伤痛苦,无助愤恨,孩子的人格无法得到健全的发展。

    (三)环境的影响。由于社会传统的影响,离异家庭儿童往往受周围人的歧视,特别是在学校环境里,如果老师的目光是有成见,同学是瞧不起他的,那么孩子的自尊心必将极大地受到损害,从而产生自卑感。而离异家庭儿童又很敏感,消极的体验会使他们各方面都呈现退步趋势,最后变成心理障碍的学生。

    二、针对“离异家庭”儿童人格异常的对策

    离异家庭儿童发展成长更需要关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该怎样呵护这些受伤的心灵,使他们的人格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呢?

    (一)防于未然。预防为主,关注全体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对这些离异家庭儿童更应受到关注。培养离异家庭儿童健康人格的一个前提是“防患于未然”。作为一名教育者,在平时应多观察学生,了解其家庭情况,当发现学生家庭出现了婚姻危机时,首先要有预见性,及时帮助学生建立各种心理准备,帮助他们以较好的情绪状态走出这段危机期。 同时,学校应当重视这类群体学生的教育,将这项工作纳入德育、少先队工作和心理辅导系列之中。对这类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情况调查和了解,建立跟踪档案,记录他们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变化过程,为今后的教育奠定基础。

    (二)关爱教育。离异家庭儿童之所以产生人格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儿童体验到父母之爱在离婚前后的“冰火两重天”,这会使他们在心理上难以承受。因此,教师更应该关注、关心这类儿童。教师的爱是非常美好的,犹如甘霖与雨露,能扫去孩子心灵的阴影,对孩子的健康人格起着推动的作用。而且,教师的爱能化解学生的消极情绪,从而产生积极情绪。我们可以从如下二个方面做努力。

    (1)施以爱心,体现关心。教育实践表明,对学生冷淡无情,是不可能使自己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觉需要的。特别是对消极情绪的学生,教育者只有充分施以爱心,用火热的心肠去温暖学生的心,才能感化学生,为学生的心灵搭起一座感情的桥梁。教育者必须深入实际,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需求,生活上对他们嘘寒问暖,学习上不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应注重学生的心理需要,使学生的消极情绪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得以化解。

    (2)注重激励,予以赏识。就心理学而言,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鼓励是人自尊自爱之本,现实疗法创始人格拉泽指出,人都具有爱与被爱两种本能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则可能出现焦虑、抑郁寡欢、自暴自弃等情绪反应。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这两种本能得不到满足,情绪往往处于“低潮”,教育者应注意于细微之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成绩,微小进步予以认可和接受,并给予表扬、奖励,让学生在积极的心理体验中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三)群体影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群体中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比单独对这个人进行性格培养更为有效。作为学校教师千万别对离异家庭儿童有成见,认为父母离异说明父母人品不好,从而以偏盖全,就断定他们也难健康成长,如果有这些偏见,无疑会给孩子雪上加霜,使他们心里受到更大的伤害。因此,在学校环境中,教师可以运用集体爱的力量对离异家庭儿童进行人格培养。比如:我们可以开展互助活动,团体合作游戏等,鼓励那些儿童投入到班级与小组活动中,使那些孩子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使他们感到集体之爱,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忘却痛苦,感受友谊。如果我们创造了一个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的群体,那么,在集体的影响中,在这个集体中,离异儿童也会具有以上一些人格特征。

    总之,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入了单亲的行列,当今在学校就读的“离异家庭”子女在每所普通学校的人数占相当的比例,如何使这些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关心儿童的身心发展,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也是全社会的工作。只有全社会都关心这部分孩子的心理,伸出友爱之手共同教育扶植他们,才能使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健康快乐地发展成长!

打印收藏此页关闭
·【校园之窗】触目惊心的青少年性行为健康调查报告
·【心理访谈】情绪管理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首页 | 中心介绍 | 学员信息库 | 教员信息库 | 专职教师库 | 收费标准 | 答疑解惑 | 加盟代理  

Copyright © 2009 中科大家教中心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5856941585 |15856941585(胡老师)中科大东区
技术支持:卓讯科技